思想深處的狼煙不能熄滅
思想上的馬放南山,比現實中的刀槍入庫更危險;頭腦里的銹蝕,比槍口炮管銹蝕更可怕。真正的對手不是戰(zhàn)場上的敵人,而是思想深處的麻痹與懈怠。
打仗和準備打仗是軍人的天職,強烈的憂患意識是履行好這一天職的思想根基。
習主席在軍委軍事工作會議上強調,“要強化憂患意識、危機意識、打仗意識”“強化戰(zhàn)斗隊思想”。貫徹落實這一重要指示,必須來一場“頭腦里的革命”,以強烈的憂患、奮進的姿態(tài)推進新時代練兵備戰(zhàn)。
和平是軍人永恒的價值追求,但和平從來不是求來的,而需要靠實力來守護。沉醉、沉淪于和平是軍隊最大的敵人。消滅這個敵人,要求每名軍人思想深處升騰起永不熄滅的狼煙。
歷史一再證明,和平只是戰(zhàn)爭的間隙。然而,往往就是這個間隙,容易遮擋人們的視線,侵蝕人們的思想,以至于令一些人患上了“和平病”。和平時間愈久,這種“病”的危害就愈大。在軍隊內,最直接的反映就是“和平官”“和平兵”思想的滋長蔓延,以及由此帶來的精神懈怠、戰(zhàn)備松弛——
有的認為“仗一時打不起來,打起來也不一定輪上我”;有的說起車子、房子、位子眉飛色舞,談起打槍、打仗、打贏勁頭不足;有的把練兵備戰(zhàn)當標簽貼,不嚴抓、不實訓、不真?zhèn)洌殲榭础⒀轂榭吹默F象沒有杜絕,練兵場上的形式主義尚未根除,“五多”干擾中心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……
“憂先于事者,不及于憂;事至而憂者,無及于事。”思想上的馬放南山,比現實中的刀槍入庫更危險;頭腦里的銹蝕,比槍口炮管銹蝕更可怕。我軍30多年沒有打仗,很多人把以上問題歸咎于長期和平環(huán)境。其實,一些單位戰(zhàn)斗力標準立不起來落不下去,一些官兵打仗準備不足,長期和平環(huán)境充其量只是外因,真正的內因隱藏在官兵頭腦深處,也就是古人說的“心中賊”。
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。翻開中國近代以來的滄桑歷史,回顧中華民族被欺凌、被侵略、被瓜分的往事,每名中國人尤其是中國軍人心頭,都應該時刻響起警鐘:忘戰(zhàn)必危。每名中國人尤其是中國軍人都應當牢記古羅馬戰(zhàn)略家韋格修斯的那句話:“想要和平,那就去準備戰(zhàn)爭。”
抗戰(zhàn)勝利前夕,少數同志被勝利沖昏頭腦。在一次會議上,劉伯承把與會的高級干部帶到一個練兵場,拿起步槍,趴在地上,瞄準靶子,連打三槍,然后站起來對大家說:“我年歲大了,又是一只眼睛,打的成績不算理想。但今天打靶,既是技術上打靶,也是政治上打靶。我們要打掉一些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頭腦里的和平麻痹思想。”這一舉動,使與會者深受教育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在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科學指引下,全軍部隊重整行裝再出發(fā),聚焦備戰(zhàn)打仗這個第一要務,向和平積弊開刀,真打實備的觀念日益牢固,真抓實練的氛圍日益濃厚。同時,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,官兵的備戰(zhàn)狀態(tài)、部隊的戰(zhàn)備水平,與軍隊肩負的使命任務相比還有差距。
“我們看得到的地方,是敵人;看不到的地方,是憂患。”真正的對手不是戰(zhàn)場上的敵人,而是思想深處的麻痹與懈怠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置身新時代的共和國軍人,都應該點燃思想深處的狼煙,時刻保持枕戈待旦、引而待發(fā)的戰(zhàn)備狀態(tài),為能打仗、打勝仗而不懈奮斗。(張忠良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