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每種武器都實現最遠距離射擊,讓每名戰(zhàn)斗員體能都得到極限發(fā)揮,讓每次兵種配合都實現最佳效果……盛夏時節(jié),被譽為“塞外勁旅”的第40集團軍某旅,緊貼實戰(zhàn)、苦練精兵,經受對武器裝備、體能技能、協同配合等多個方面的極限挑戰(zhàn),創(chuàng)新多項訓法戰(zhàn)法,實現了部隊整體作戰(zhàn)能力的躍升。
挑戰(zhàn)裝備極限——
讓每種武器都實現最遠距離射擊
“嗒嗒嗒……”盛夏的一天,該旅組織步槍精度射擊考核,素有“神槍手”美譽的四連戰(zhàn)士張立勇,10發(fā)子彈竟然有5發(fā)脫靶。
“平時10發(fā)子彈,他能打出八九個10環(huán),這回咋了?”面對“神槍手”的意外失利,官兵面面相覷,張立勇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原來,官兵平時訓練都是清一色的整數距離射擊,平時很少訓練遠距離和非整數距離射擊。這次考的恰恰是遠距離射擊,讓“神槍手”也脫了靶!
“兩軍相遇,誰的火器打得遠、打得準,誰就占得先機。”該旅旅長趙善桐說:“今年我們在實彈射擊中,打出了每種武器的最大射程。”
前不久,六連上等兵曹強首次操作某型榴彈發(fā)射器打擊最遠的有效目標,結果連打3發(fā)都沒命中。一調查,全旅幾十名優(yōu)秀射手,都有類似情況。
問題究竟出在哪兒了?該旅把優(yōu)秀榴彈發(fā)射器射手、軍事專家、兵器廠專家,集中到靶場會診、試射,結果發(fā)現是校槍方法、據槍動作和射表的修正出了問題。后來,曹強按照專家的指導方法重新操作,打出了10發(fā)全中的好成績。
嘗到甜頭后,該旅領導信心倍增。他們又先后從院校、廠家請來了反坦克火箭、某型重機槍等火器的專家,通過反復試驗,使所屬各類火器均實現最遠距離射擊,打破了旅里的一連串射擊紀錄。
挑戰(zhàn)體能極限——
讓每名戰(zhàn)斗員體能都得到最大強度錘煉
“腳上的血泡磨破了,與襪子粘在了一起,撕都撕不掉。”六連排長隋躍一邊用濕毛巾幫戰(zhàn)士處理腳傷,一邊告訴記者:現在的訓練強度之大前所未有,幾乎每個官兵身上都有傷疤,挑血泡成為官兵每晚的“必修課”。
記者跟隨六連向訓練場開進,剛一走出宿營地,便遭一支藍方小分隊襲擊,當場有兩名敵情觀念不強的戰(zhàn)士被擊中負傷。
“這是我們自己安排的藍方,不定時對紅方進行襲擾。”該旅領導告訴記者:“宿營地到訓練場的距離有8公里多,部隊每天早上一路對抗打過去,白天訓練一整天,晚上還要武裝奔襲并穿插組織夜訓課目。”
“現代戰(zhàn)爭對官兵體能的要求不僅沒有降低,反而更高了。”二營營長李俊杰告訴記者:“過去訓練,步兵在敵前沿5到7公里便下車展開,可現在我們面對的藍方火力打擊距離更遠,而且在前沿設有警戒陣地,這要求我們提前下車展開,加上向縱深發(fā)展攻擊,總距離要在20公里以上。體力要是跟不上,就會出現沒等見到敵人自己先累趴下的情況。”
記者登上一輛運輸車,駕駛員旁邊的一個小方盒引起記者注意。打開盒子一看,里面有清涼油、風油精等10多種用來提神醒腦的物品。駕駛員張孟迪說:“這是司機的‘百寶箱’,專門對付打瞌睡用的。”
記者了解到,該旅即將參加跨區(qū)機動演練,不但要完成千余公里摩托化機動,戰(zhàn)場機動的距離也增加了近一倍,特別是百公里復雜路況夜間無照明條件下駕駛訓練,更是“史無前例”。為迎接挑戰(zhàn),駕駛員白天晚上加班加點,在該旅自建的模擬路段上不間斷訓練。
挑戰(zhàn)協同極限——
讓每次兵種配合都實現最佳效果
“未來戰(zhàn)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,戰(zhàn)場協同是取勝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”該旅把協同訓練作為重中之重,利用一切機會狠抓協同訓練。
步坦協同是該旅戰(zhàn)斗力構成的重要一環(huán),他們打破以往“各自為戰(zhàn)”的訓練模式,在實車演練階段便開展合成訓練,把坦克指揮員和步兵指揮員拉到一起培訓,按照實戰(zhàn)標準編組隊形,光是合成訓練就持續(xù)了一個多星期。
“合成旅配屬力量多,作戰(zhàn)編組群隊多,能不能把這些力量攥指成拳,關鍵看協同效果。”該旅參謀長趙鐵軍坦言,對于上級配屬和加強的航空兵、陸航、電子對抗等力量,過去接觸少,指揮經驗欠缺,在一次演練中他們曾嘗到協同不暢的苦頭:當時組織協同,只明確了陸航分隊的簡要任務,沒有明確空地協同方法,直接導致機降時機過晚,未能達成機降作戰(zhàn)目的。
“那次指揮失利對我們的觸動非常大。”趙鐵軍告訴記者,為了能夠與各類新型作戰(zhàn)力量更好協同配合,他們主動邀請配屬分隊指揮員、院校專家走進指揮所和營連課堂,指導制訂協同計劃、講授協同要點和基礎知識,幫助指揮員提高臨機協同能力。
挑戰(zhàn)協同極限,讓每次兵種配合都實現最佳效果。前不久,該旅組織了一場指揮對抗演練,指揮機關與基層分隊、所屬分隊與配屬力量之間的配合更加默契高效。(鄭金巖、姜玉坤、仲崇嶺)